maxresdefault.jpg

基於我極度著迷於分析人性的複雜面和神祕性,

因此旁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大屠殺博物館,一直是我旅行中的必去清單。

而先後我也的確造訪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

金邊的瓊邑克種族滅絕中心,

當然更不可能錯過

位於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「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」。  

 

 

隨著年歲和見識的增長 ,先前去的感想或許和現今的感覺有所落差,

但對我而言這三個大屠殺有關的景點 ,彼此的敘事角度不同 

帶給遊客的感覺也十分不一樣。  

 

最早造訪的南京館館方用許多倖存者泣訴的紀錄片、雕塑 、照片

強烈地讓遊客對日軍暴行深有同感,

我在此看到巨大的悲傷憤怒和永不原諒

 

柬埔寨金邊那頭,

則是以殘留於地面的血跡、衣服碎屑和用骨頭所架設起的高塔,

讓遊客直觀體驗到大屠殺的殘酷,是一場身心靈十分不舒服的旅程

 

而華盛頓特區的這個紀念館,

IMG_7470.JPG

館方則是主要就二戰當時納粹進行猶太人種族滅絕一事,進行根本性的說明、分析及解釋

比起呼籲情緒性的連結,而是放諸在理性的反思上面。

 

我無意也沒有資格評論這三個大屠殺紀念博物館的好壞,

這些都是血淋淋的傷口和故事,

但很明顯可以看出東西方思維的不同,

以及德國日本對受害國家的截然不同的態度,所造成該國對後代教育的著重點。

 

 

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美國大屠殺紀念博物館

IMG_7426.JPG

全年無休,除了猶太教的贖罪日Yom Kippur、聖誕日

免費入場,但從3/1到8/31常設展需要門票,

可以網路上預先購買或著當天早起排隊索票。

IMG_7427.JPG

It is a question, not an answer

該館用這簡單的一句話,開啟這趟旅程,

這個問題也很簡單,And the  question always is:

What is your responsibility?

Now that you've seen, Now that you know?

 

 

館方希望每個人透過一系列的展覽跟大量的影片圖片資料,

Learn學習

Remamber 記憶和悼念

Act然後行動!

這裡不會告訴你答案,這裡也沒有標準答案,

你自己要找出答案。

IMG_7444.JPG


 

 

Permanent Exhibition: The Holocaust

常設展,也是唯一在旺季需要門票入場的展覽,

從1933年納粹興起、1940年對猶太人的政策到1945年德國戰敗結束,

透過一連串的書面資料、影片,

告訴遊客這看似不可能的種族滅絕行動最終執行成功的因跟果

 

當時從日常生活中四處可以看到將猶太人種隔離的動作,

分開坐的椅子、眼珠的大小髮色等"科學"的辨別手法, 

IMG_7435.JPG

IMG_7433.JPG

 

有些人就這樣被洗腦了,認為猶太人的確是該清洗的種族,

但有些人察覺不對勇敢向公眾發聲,叫大家不要買納粹的商品。

IMG_7439.JPG

 

猶太人更是察覺不妙,紛紛前往外館申請簽證,要逃離這個可怕的處境,

以前總覺得當時社經地位高的猶太人怎麼不逃走呢?

這張解答了我一直以來的疑問,僧多粥少,

當時一張簽證在黑市叫價多高,想逃也逃不掉。

IMG_7436.JPG

 

最後,他們走進了隔離的Ghetto,

有些人踏上了火車,進入了集中營,從毒氣室被抬了出來。 

IMG_7442.JPG

IMG_7445.JPG

IMG_7446.JPG

 

Arbeit macht frei勞動帶來自由,

特展裡面有一區空間,供遊客戴上耳機,

聆聽倖存者如何描述集中營的生活,

我在這裡坐了好久好久,他們是這樣說的:

集中營裡面偷竊欺騙習以為常,人人自顧不暇,

我只能也只願在乎我自己,我沒有任何情感及思考能力,

只怕被認為沒有能力工作,所以我每天都拚了老命證明,就像個機器人般,

想盡辦法要讓自己看起來健壯,並且有工作的價值,

於是即使食物缺乏的情況下,我還是用我的早餐(一杯咖啡)清潔自己

 

我們不是人,我們沒有名字只有刻在手上的一串號碼,

每天就是無數次的排隊,清點人數,

就算是死也得把屍體搬出來,直到清點正確為止

而周末納粹放假,我們就是他們的玩物,供他們取笑供他們玩弄

IMG_7447.JPG

IMG_7463.JPG

 

下圖是集中營裡面的床

這簡易的三層木板,塞滿了多少人。

IMG_7457.JPG

IMG_7456.JPG

而這個門是毒氣室的門Gas Chamber Door,

一旦闔上,就斷送了多少人的生路。

To keep you isno gain, to lose you is no loss

IMG_7458.JPG

IMG_7461.JPG

 

常設展裡館藏十分豐富,讓我獲得不少新知,像是Death march

我以前只知道納粹在集中營的惡行,

從來不知道戰爭後半期,為了消除集中營及大屠殺的證據,

納粹逼著猶太人開始行軍,遠離靠近盟軍的戰線/集中營,

於是僥倖在集中營撐過過度勞累/日常暴力和飢餓的猶太人,

又被逼著在雪地裡行走了數公里,

體力不支趕不上前方隊伍的人,則被無情射殺。

IMG_7468.JPG

 

小時候我總是覺得正義同盟國不向邪惡的納粹屈服,

但館方資料顯示只有丹麥"全國"向猶太人伸出援手,

其他國家不是屈服於納粹的勢力,就是視若無睹。

(當然每國還是有許多偉大的個體戶默默救助

IMG_7467.JPG

 

美國跟英國政府的態度,完全為功利的國際關係上了最好的一課:

他們認為解救猶太人不是最優先的順序,最終納粹會得到懲罰,

但前提是要打勝仗,而移民則需要嚴格把關,

就算時間已經太遲了也是如此。

而且德國往外擴展的初期,他們也都是姑息的態度,

我理解本國利益最大化是國際關係的本質,

但大國後來惺惺作態/悲天憫人的官方說法,則是令我作噁。

 

Btw館方有特別給了每個遊客一本隨機小手冊,

裡面是一位猶太人的生平,透過查詢資料的同時,

可以更方便理解這段慘痛的歷史,以及增加同理心,十分厲害。

 

旺季的常設展真的大排長龍,門票有指定時段,

所以千萬要在指定的時段內去參觀,我很推薦大家去,

但如果覺得太過沉重或著時間不夠,館內其他展區也是不錯的替代方案,

當中「Some Were Neighbors」展區和「First Person」講座最讓我印象深刻。

 

Some Were Neighbors

IMG_7428.JPG

從標題就可以知道這個展區的核心思想了,

光是透過身邊的親朋好友就可以看到人性的良善和邪惡面,

不管是害怕還是身處在反猶太主義的教育環境中,

抑或是物慾的吸引力,都讓他們做出了和納粹合作的行動,

但也有人做出了不同選擇。

 

法國政府跟納粹合作,主動交出別國猶太人的橘色文件,

但法國警察拒絕合作,提供假證明讓超過十萬名的猶太人脫身。

 

德國軍人拒絕殺死明天也是會死的老弱婦孺,神父擋在子彈前面,

而當地警察聽命行事殺死猶太人,而非納粹動的手。

 

 

有鄰居至今保留著猶太人匆忙交付的財物,

也有人為了五斤砂糖就出賣好友,

甚至被捕前晚主動說著:反正你的房子也留不住,

與其便宜了其他人,還不如看在我們鄰居一場的份上讓渡給我。

 

下面的照片是在荷蘭拍攝的,當時要將猶太人送到開往集中營的火車,

可以從角落跟窗戶那裏看到當地人就這樣大辣辣地袖手旁觀著,

再配上註解,更加讓人心酸。

試著不要多想,因為那只會讓你更為悲慘,

那時人命如草芥,尤其是猶太人。

IMG_7830.JPG

 

推薦在這個展區一定要聽義工導覽,會很有收穫,

You always have choices.

我永遠忘不掉義工語重心長的結尾

 

First Person(點進專門頁面看更多資訊)

"網站裡面還有錄音黨跟更多的倖存者故事,不容錯過"

IMG_7430.JPG

這個講座十分優秀,我給三百萬顆星,

講座標題十分切題,館方請來大屠殺的倖存者對訪客述說她們的故事,

由活生生血淋淋的第一人稱"First Person",來為這段歷史做見證,

這裡的倖存者不只那些從集中營僥倖逃生的人們,

在事發之前就幸運逃離的人和期間在親戚家躲避納粹毒手的人,都包含在內。

 

我本來不知道有這個講座,但我去服務台拿地圖時,

義工強力推薦給我,我才不至於錯過這寶貴的講座,

從小到大,我所接觸/有系統性學習地皆為第三人稱的官方說法,

竟然能親耳聽到當事者的親身經驗,何其有幸。

 

該講座於每年的三月到八月的週三.週四展開,約一小時,

我真的很喜歡這個講座,我在華盛頓待兩周的期間,聽了四場,

我抱持著"這些倖存者都年事已大了,盡量在他們離世之前多聽幾場"的心態,

我想他們也是如此吧,

在離世之前盡量讓多一點的人知道,歧視和分化的後果。

 

我聽了四場,分別是

1.Theodora Klayman(1938/1/31-),躲藏在鄉下親戚家,沒被告發。

2.Nesse Godin(1930/6/2-),編號54015,從集中營和Death March存活下來。

3.Frank Liebermann(1929/1/29-),反猶情緒越演越烈之際,獲得美國簽證。

4.Michel Margosis(1928/9/2-),透過黑市交易逃往西班牙,隨之拿到美國簽證。

 

入場之前會先拿到講者的生平簡介,跟地理位置說明圖,

然後兩旁的投影布幕會及時手打英文講稿,

所以英文聽力不好的人,理解上也不會有太大問題。

 

我本來以為講座會充滿著淚水跟憤怒,

但完全沒有,反倒是充滿著歡笑跟希望,

主持人很會掌握節奏,而每個講者就是單純地講述自己的故事,

當時的時代背景,這場浩劫對他們所造成的影響,

十分正面並且很有收穫。

 

有兩小段讓我我印象最深:

Nesse Godin後來和也從集中營倖存下來的母親重逢沒多久,

在母親的介紹下,和另一位倖存男性結婚了,

畢竟從死神手上逃過那麼多次之後,他們自然而然感受到生命的偉大,

結婚生育是在正常也不過了。

 

另外一個是Michel Margosis,

逃往美國並就此定居下來的他,原本以為終於能脫離分化歧視的地方,

沒想到當他有次前往美國南部時,

看到廁所分成白人男性/白人女性/黑人男性/黑人女性,

他整個人心如死灰,

最後語重心長地對與會的人說:他原來一直沒有離開那個地獄。

 

 

雖然這種題材的博物館十分沉重,

但我覺得不管大人小孩都要來一趟,

(館內有專設小孩展區,過濾了滿多內容的)

我們生長的這個世界,因為互相不了解而造成很多誤會,

再衍伸為歧視跟分化,

想想美國總統川普從競選到當選說出多少不得體的話,

還有那充滿仇恨的遊行,

而在台灣的我們也用有色眼鏡來看外來移民,

正視歷史跟理解思考真的是唯一解。

 

(館內走廊寫滿罹難者的名字跟照片)

IMG_7438.JPG

IMG_7441.JPG

舊文如下

血色金邊~瓊邑克種族滅絕中心&S-21監獄(慎入)

南京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,拉貝舊居,玄武湖,獅子橋步行街

arrow
arrow

    生如夏花死如秋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